近日,醫(yī)院心內科張必利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批新一代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技術,為一名心跳過慢、病情復雜的患者解決了治療難題。
患者是一名68歲的女性,15年前因患風濕性心臟病,在心外科韓林教授團隊救治下,順利完成全麻下二尖瓣機械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左房血栓摘除+左心耳縫扎術,術后長期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之后患者出現(xiàn)心跳緩慢癥狀,被診斷為病竇綜合征,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治療。心內科張必利副教授接診后,高度重視病人的訴求和病情診治,第一時間與郭志福主任、闞通醫(yī)生、王金萍護士長、秦愛紅護士長等組成聯(lián)合治療團隊,多次討論起搏器手術方案,最終決定為患者植入風險最小、使用壽命長達二十多年的新型主動螺旋式無導線心臟起搏器,避免了傳統(tǒng)起搏器的傷口及囊袋出血風險,也避免了二次手術可能。
該創(chuàng)新技術擺脫傳統(tǒng)起搏器的導線和囊袋,通過微創(chuàng)方式植入患者心臟,顯著減少手術和恢復時間的同時,降低感染風險、減輕患者疼痛,使患者更快恢復正常生活。植入式無導線心臟起搏器以其獨特的“可取出”“長壽命”及“主動螺旋”優(yōu)勢,將為臨床治療帶來更多選擇與保障,也為未來“真雙腔無導線生理起搏”創(chuàng)造發(fā)展空間。
